2024年1月6日,由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和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教育教学专委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的仪器类一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江苏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以“探索校企共建优质教材,推进精品教材的共建共享”为主题,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曾周末教授、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宋爱国教授、中国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副理事长行鸿彦教授、江苏大学副校长任旭东教授、江苏大学教务处处长尹必峰教授、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潘红军书记、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祝雪芬教授、镇江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肖晖主任、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许桢英教授等出席了会议。此外,还有来自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教育教学专委会、省内高校仪器类专业和仪器类企业的专家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任旭东副校长代表江苏大学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江苏大学学校发展历史、江苏大学仪器学科与专业相关情况,他指出,教材是知识传承的重要媒介,是教学改革的基石,探索校企共建优质教材,推进精品教材的共建共享,将促进“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建设,为江苏乃至全国仪器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宋爱国教授代表学会致辞,指出教材是高等教学的重要基础,推动江苏省仪器类专业一流本科教材的建设,将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省仪器仪表学会将大力支持省内高校仪器类专业之间、校企之间在教材、课程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共建共享,也希望由此能产出更多优秀成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仪器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会议邀请了三个特邀报告。首先,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就“仪器类专业教材建设初步设想”为主题作第一场特邀报告。曾主任以教育部的教改项目为基础,介绍仪器类专业教材建设工作背景、指导思想、初步设想等方面内容。以“智能感知领域教材研究与建设”的研究成果导入,介绍了教指委专家们在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体系设计的思考,为仪器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提供了总体的框架和依据。他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教材建设要把握四个要素:典型工程问题的感知需求;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感知系统服务模式的变化;同类和异类的多源感知信息汇集和融合,知识体系建设与工程素养培养结合。
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以“优秀教材建设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为主题作第二场特邀报告。在报告中,宋主任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困难为导入,分享了《传感器技术》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中的宝贵经验,指出要产出优秀的教材,首先要组建高水平的编撰团队,其次,要制定一个长期稳定的修订规划,有效融入科研成果,并注重系统与前沿的统一、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注重网络教材资源与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建设。
中国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副理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行鸿彦教授以“国家一流课程教材建设分析与思考”为主题作第三场特邀报告。行教授分享了国家一流课程《高频电子线路》、《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晋阶》教材的编写思路、特色和先进经验做法,并对仪器仪表类专业的教材编写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在研讨环节,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善超、镇江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的肖晖主任、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光刻设备主管张雷、南京霍普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专家吴琼水等四位企业代表分别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的角度谈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看法、对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校企联合培养建议等。随后,仪器教育教学专委会委员、高校教师代表就教材共建共享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本次会议在省内高校仪器类专业间、以及与仪器类企业间共编、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达成了很多共识,将为后续推动江苏省仪器类一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