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各专业: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经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自2016届毕业生开始,我院所有专业都必须进行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具体办法如下:
一、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本学院各专业每一届所有取得毕业证书的毕业生,针对12条毕业要求,逐项进行评价,考查其“毕业要求达成度”。
二、评价机构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组。
三、评价周期
对于每一届毕业生来说,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周期为4年,即学生入学后,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在大四下学期,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总体评价。
四、评价方法
各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成绩分析法和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法两种。
1.基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成绩分析法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成绩分析法的数据来源于专业课程体系中所有支撑毕业要求的教学环节(以下简称课程),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毕业要求各指标点的达成值,并综合得到各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1)数据来源
 (1)考试课程:考核试卷审批表、学生平时记录及平时成绩单、学生综合成绩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2)读书报告课程:学生综合成绩单、试卷/读书报告、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资料、课程设计成绩、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4)实习: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5)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各项资料、毕业设计答辩汇总、毕业设计成绩、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6)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
2)抽取的样本
课程对应的教学班所有学生。
3)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针对每个课程目标对应的考核环节,分别求取对应考核结果的平均分,再根据下式计算课程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举例说明:某课程有3个课程目标,其中课程目标1在期末考核中对应的总分为72.3分,考核结果的平均得分为55.3分,则该课程的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为:
 
 
4)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课程达成度评价值计算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及其达成目标值,计算某门课程的第i个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达成度评价值,计算方法如下:
 
 
举例说明:上例中,该课程的课程目标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且达成目标值为0.3,则该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1-3的课程达成度评价值为:
 
 
5)毕业要求指标点实际达成值计算
根据专业规定的《毕业要求分解及实现矩阵》,当支撑某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所有课程的课程达成值评价结束后,计算所有课程达成度评价值的总和,即为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实际达成值。
举例说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1-3的共有6门支撑课程,其达成度目标值及课程达成度评价值见表1,则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实际达成值为0.705。
表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际达成值计算示例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支撑课程 | 达成度目标值 | 课程达成度评价值 | 指标点实际达成值 | 
   
    | 1-3. 具有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并了解机械行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 机械工程导论 | 0.1 | 0.094 | 0.705 | 
   
    | 工程图学A | 0.2 | 0.160 | 
   
    | 机械原理及设计A | 0.2 | 0.065 | 
   
    | 公差与检测技术 | 0.1 | 0.074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 | 0.3 | 0.229 | 
   
    | 基础工程训练Ⅰ | 0.1 | 0.083 | 
  
 
 
 
6)毕业要求达成度计算
对于每一条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取其所有指标点实际达成值的低值,作为该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最终值。
举例说明:专业毕业要求1共分解为4个指标点,其实际达成值分别见表2,则毕业要求1的达成度评价值为0.705。
表2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示例
 
  
   
    |  | 指标点1-1 | 指标点1-2 | 指标点1-3 | 指标点1-4 | 毕业要求1实际达成度 | 
   
    | 实际达成值 | 0.760 | 0.740 | 0.705 | 0.802 | 0.705 | 
  
 
 
 
2. 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法
各专业在每届毕业生毕业前,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应届毕业生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在调查问卷中,对应于每个毕业要求的评价均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较差”五个等级。调查结束后,由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小组对收到的所有调查问卷进行量化的统计计算,其中,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于“0.95、0.85、0.75、0.65、0.5”五个分值,得到应届毕业生对各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值。
举例说明:专业共收到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63份,其中对毕业要求1相关的工程及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评价为优秀13份、良好49份、中等11份、合格0份、较差0份,则应届毕业生对毕业要求1的达成度评价值为0.701。
表2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示例
 
  
   | 毕业要求 | 调查表份数 | 加权平均分 | 
  
   | 优秀(0.95) | 良好(0.85) | 中等(0.75) | 合格(0.65) | 较差(0.50) | 
  
   | 毕业要求1 | 13 | 49 | 11 | 0 | 0 | 0.701 | 
 
 
五、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各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小组根据基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成绩分析法和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法的评价结果,分别形成《基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统计表》和《基于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统计表》,并针对每一条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专业***届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分析报告》。
依照持续改进机制,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小组将《报告》及时反馈给各教学环节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并用于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持续改进。
 
        机械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28日
 
 
抄送:各系、工业中心
抄报: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