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官网 | ENGLISH
师资队伍
SHI ZI DUI WU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 >> 正文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
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 >
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教授风采 >
专任教师 >
兼职教授 >
 
 
 
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
任晓锋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日期:2008-10-26   浏览次数:

IMG_256

任晓锋,出生年月:19801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

2023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食品非热加工分会 第二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2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分会 第四届理事会 理事

2020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19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七届委员会 委员

2017年《食品研究与开发》编委

2016年度入选江苏省苏北发展特聘专家

2015年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

2015年入选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2年获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先进个人称号。

201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代理人资格。

2009年获得江苏省镇江市知识产权后备人才称号。

 

研究领域:

1.超声波在纳米乳液制备中的机理与应用;

2.超声波等物理技术在药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的应用及产品开发;

3.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及功能产品开发;

4.功能性淀粉的制备及功能产品开发;

5.蛋白质及多糖基生物材料在生物活性成分包埋、食品保鲜包装的应用;

6.食品非热物理杀菌技术与装备。

 

科研成果及奖励:

1、基于超声强化的蛋白智能加工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其应用,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马海乐、李云亮、任晓锋、何荣海、刘军、周存山、张伟、马海燕、丁艳华、梁秋芳(排名第三)。

2、食品生物制造声光强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其应用,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完成人:马海乐、任晓锋、何荣海、毛健、周存山、李云亮、马海燕、余永建、郑惠华、张勇(排名第二)。

3、高效智能化酶解制备植物源活性多肽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2020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完成人:何荣海、王立峰、马海乐、任晓锋、代春华、骆琳、曲文娟、丁青芝、李云亮、马海燕(排名第四)。

4、农产品多模式超声辅助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2016-2017年度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一等奖,完成人:马海乐,王振斌,任晓锋,何荣海,曲文娟等;(排名第三)。

5、玉米黄粉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产品开发,2018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ly-cg-2018-309,完成人:徐斌,王丽娟,孙俊,陈中伟,任晓锋,董英;(排名第五)。

6ZL200910212707.8 “扫频模式的脉冲多频超声波生物加工装置、方法及其应用,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完成人:马海乐、骆琳、何荣海、王振斌、任晓锋;(排名第五)。

7、食品多模式超声辅助生物加工装备创制及其产业化应用,2016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完成人:马海乐、毛健、周存山、王振斌、任晓锋等;(排名第五)。

8、食品多模式超声波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应用,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完成人:马海乐、王振斌、何荣海、任晓锋、周存山等;(排名第四)。

9、拮抗酵母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理论基础研究,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完成人:张红印、张晓云、董英、任晓锋、杨其亚等;(排名第四)。

10、功能多肽制备方法创新及其应用, 2014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完成人:马海乐、何荣海、任晓锋、程宇、曲文娟、王振斌等;(排名第三)。

 
相关链接 : 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科技厅
镇江市科技局  中科院分区在线平台  江苏大学首页  江苏大学科技处  信息公告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机械学院公众号